中新社吉林6月1日电 题:荒地不荒满粮仓
中新社记者 苍雁 石洪宇
“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在《东北游记》中,记录了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的变迁。由此,大荒地村和中国乡村的转型故事进入《纽约时报》等更多美国媒体视野。
大荒地村,早年因辖内大片的荒地而得名。2010年至2012年,迈克尔・麦尔在大荒地村小学当外教,经历并记录下这个村庄历史上最剧烈的变革――村企共建大荒地村。这次变革,让大荒地村逐渐发展成中国粮食大省吉林的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
实行土地流转后,乔明儒等一批村里的种植大户不愿再“背井离乡”贴补家用,多选择留在村企“务农”,以另外一种身份继续与土地打交道。
76岁的乔明儒走在夏日水田边,鸭舌帽、牛仔裤、夹克衫,看起来并不像古稀之年的农人。他目前是大荒地村共建企业东福米业的农业技术顾问,与土地“结交”70余年,每日在田间的12个小时,是他最惬意的时光。
正如迈克尔・麦尔所说,大荒地村的农民始终相信这片土地会给予人们温饱。
如今,从育苗、打地、插秧、收割,到无人机施药、施肥,耕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历五月初五之前要完成所有稻田插秧工作,眼下已经接近尾声。再过数月,大荒地村周围将稻米飘香,颗粒归仓。
“黑土地的尽头不仅仅是粮食。”大荒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晶在这里工作12年,亲见“荒地”十年间的变化,她认为村庄的转型与农民思想之变同轨。
村企共建让肥沃的黑土地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杂乱无章的地块经过整合,更适用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随着垄沟减少还增加了土地面积。
2011年,拥有土地的农民陆续与吉林市东福米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从最初的200公顷“试水”到如今流转达700公顷土地,大荒地村在土地上盼来了春华秋实。
流转后的大片土地获得了农民们的精心照料,稻米品种更替、提升种植技术、规模化生产等概念慢慢深入人心。绿色有机稻米成了王牌。
农民也有了土地流转收益和劳动工资双向收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荒地村建起了“农民新居”,30栋楼房拔地而起。农业博物馆、爱心公寓、篮球场、剧场也都相继建设,大荒地村彻底变了模样。
“黑土地的‘尽头’是改变。”王晶称,过往十年,这片土地实现了由“荒”到“不荒”的蜕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粮仓的样板。
迈克尔・麦尔认为大荒地村是中国农村深刻变革的缩影。乔明儒没有读过《东北游记》,但他很欣慰自己“瞥”到了这片土地的未来,这其中的变化,他也曾参与“书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