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东在办公室工作照
时间就像指缝间流逝的细沙,不知不觉中,我们援马医疗队北方医疗点入驻桑巴瓦医院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生活逐渐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适应,相关工作也在当地医护人员协助下从无所适从到得心应手。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一个国内骨科急诊常见的疾病,在这里也时有发生,这就是踝关节扭伤。
桑巴瓦医院一角
据相关统计,人的一生中大概会有不下10次遭遇不同程度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几乎占整个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为外侧韧带损伤(这是由于踝关节结构外踝比内踝要长一些,同时内踝部分有一组坚强的韧带,俗称“三角韧带”,它呈扇形自内踝伸展到足骨上,紧紧地拉住了踝关节内侧。当踝关节扭动时它可以防止踝关节向外翻,使得踝关节过度向内翻,这样就容易使外侧比较薄弱的腓侧副韧带发生撕裂损伤)。踝关节扭伤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相对于青少年居多。
一个踝关节扭伤石膏固定后复诊照
桑巴瓦泥泞的道路
马岛是非洲大陆以外的一个独立岛屿,同时它也是位于印度洋西部的一个火山岩岛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平均温度在24℃―26℃之间。炎热的气候使得当地居民常年喜欢赤脚,或穿鞋底很薄的拖鞋。当鞋底较薄时,行走时鞋子的减震能力大大削弱,人体大约60%的重量落在脚跟上。而赤脚或薄底鞋走路时间过久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致使足底疼痛,走路不稳,易诱发踝关节扭伤。此外,马岛由于经济滞后等原因公路覆盖率低,大多数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暴雨过后,路面更是高低起伏,泥泞难行。综合这些因素,导使马岛居民踝关节扭伤患者为数不少。
在踝关节受到损伤后,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拍片来判断是扭伤还是骨折,这对我们对患足后期的治疗至关重要。一般人们会认为踝关节扭伤不需要特殊处理,经过休息,冰敷等处理就能得到良好的恢复。而事实上,有部分人在受伤后虽经过休息,行走时仍会存在足踝反复的疼痛、肿胀以及其它不适。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踝关节扭伤后遗症。如果我们对踝关节扭伤处理存在误区,处理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那么踝关节扭伤该怎样预防,扭伤后怎样处理才相对稳妥,在这里我们就谈谈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
一般来说,踝关节损伤分为三级,它们分别是:
1 级:韧带存在拉伸,仅在微观上有韧带纤维的损伤,疼痛轻微。
2 级:部分韧带纤维断裂,中等程度的疼痛和肿胀,活动度受限,可能存在关节不稳。
3级:韧带完全断裂,存在明显的肿胀和疼痛,关节不稳定。
关于踝关节扭伤后处理方法,国际上有很多方案。而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分阶段来做相应处置(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伤后1 周内注意休息,保护踝关节(可行支具或石膏外固定,必要时可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但缠绕绷带时不可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减轻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 (Elevation):将肢抬高至高于心脏位置,以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从而尽快的减轻患肢肿胀,促进恢复。伤后48小时内冷敷。每次 10-20 分钟,每天 3 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48小时后改为热敷)。
第二阶段,伤后 2-3 周,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力量和柔韧性(可以在不负重前提下,实施脚踩空瓶的滚桶活动来恢复脚踝灵活度)。对于损伤较轻患者,我们鼓励及早进行活动(从最初的拄拐不负重到轻步慢行),确保患足侧枝循环及早恢复。
第三阶段,接下来几周至几个月内,逐渐开始恢复运动,从不需要扭转踝关节的运动开始(例如在牵引带带动下做背伸跖屈运动),循序渐进最终恢复日常足踝活动。
在患病初期,患者常会出现水肿疼痛等临床症状,为缓解症状推荐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以控制疼痛和无菌性炎症反应。
此外还极少数 3 级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恢复踝关节的功能。这些患者一般是损伤严重,伤后踝关节存在明显不稳定,或对运动要求很高的人群(运动员或一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
为了防止或减少踝关节扭伤的发生,平时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穿厚度适中的鞋,在进行高强度体育运动时必要时尽量穿高帮鞋。行走时注意路面起伏,尽量避免损伤机制的发生。
2. 穿高跟鞋是诱发踝关节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出行时如果路面不平尽量少穿高跟鞋走路。
3. 在进行体育运动前,有必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又要有专项性,还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4. 在人体机能下降时应更注意保护,避免踝关节受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幸遇到踝关节扭伤,第一时间是冷敷、制动,抬高患足。然后尽早到临近医疗机构找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就诊,后续治疗交给专业的骨科医生。切忌立即进行热敷、盲目揉搓或使用活血化瘀药物。
作者:梁伟东,骨科副主任医师,第22批援马医疗队桑巴医疗点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