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厦儿女
-
引侨聚侨擦亮“侨”字招牌:汕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吸引众多华侨华人前来投资创业
时间:2020/12/9 17:30:35 作者: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阅读:13194 评论:0内容摘要: 侨乡是汕头的金字招牌。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来汕头投资办厂、造桥修路、建校兴学等的华侨络绎不绝,为经济特区40年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40年来,汕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近九成为侨资。同时,依托侨乡优势,已与180多...侨乡是汕头的金字招牌。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来汕头投资办厂、造桥修路、建校兴学等的华侨络绎不绝,为经济特区40年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40年来,汕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近九成为侨资。同时,依托侨乡优势,已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即将在汕头市举行的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也将成为汕头市引侨聚侨、擦亮“侨”字招牌的又一重要载体。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华侨侨眷投资兴业反哺家乡
心系家国故土的潮侨群体在历经风雨飘摇后乡音无改、反哺家乡,成为投资和支援特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汕头市奥斯博环保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志光,同时是汕头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美国潮商总会名誉主席。2001年移民加拿大的他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年在上海设立了公司,主要经营和生产水处理设备。2005年,怀着一颗桑梓之心的郑志光回到家乡,投资约2亿元在汕头保税区兴建了津贝特(汕头)环保制作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净水设备的配套产品。多年来,郑志光不断加大投资,于2012年投资约2亿元建立了汕头市奥斯博环保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制造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等全系列产品,投产以来,年产值超2亿元,产品在细分领域上处于国际领导位置。郑志光告诉记者,下来将继续投资约5亿元,对奥斯博厂房进行改造扩建以扩大生产。
▲奥斯博环保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产品在细分领域上处于国际领导位置
“汕头是我的家乡,回乡投资的一个原因是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是看到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比如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优质的政务服务。”郑志光由衷表示。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工作,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19项新举措,政府部门服务力度明显增强。作为侨资企业,奥斯博环保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深有感触。“公司在扩建厂房、申报上市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部门,特别是保税区领导的大力扶持。我们作为企业,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保障,增资扩产的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郑志光表示,坚信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汕头的营商环境必将进一步优化提升,推动侨资企业在未来的“十四五”规划中做强做大作出新的贡献。
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潮籍华侨企业家回乡办厂兴业蔚然成风,汕头特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名誉主席、英姿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江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80年代,林江随香港的亲人朋友来到汕头从事来料加工生产,于1986年创办了一家服装生产厂,成为当时首批入驻汕头经济特区的4家企业之一。40年历程中,林江在汕头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持续增资支持家乡发展,近年还投资建设了潮汕文化创意产业园。截至目前,林江在汕投资已近3亿元。“作为一名侨属,爱国爱乡爱亲人是我们的宗旨。我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我的下一代同样也在汕头办实业,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情怀,我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林江表示。
“建设潮汕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中港及海外青年提供了上代创业、当代立业的科学技术工作平台,这是海外华侨联手在汕头‘立业中华’、报效家乡的表现之一。”林江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园区先后引进淘宝官方直播基地、电商行业赋能、网红培训、网红输送等文创科创直播,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更多创作与设计项目落户粤东,并与海外华侨携手在汕头作进一步投资计划。
从龙湖村的一片沙丘带起步,40年间,汕头特区由昔日的边陲小城,正健步迈向现代化滨海城市。近年来,汕头全力建设市政道路,配套各区域产业园,政府各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也明显提升,这为优化对外营商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林江表示,汕头的喜人变化为华侨在汕头投资发展事业信心提供了关键支撑,汕头未来必定大有希望。
打造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归谷”
侨资侨力对汕头的影响无处不在。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以“侨”和“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发展平台,汕头华侨试验区自成立之时起,就担负起聚侨心侨力、探开放新路的使命。经过6年时间建设,面积28.82平方公里的直管区内存量登记注册企业691家,总注册资本达457.44亿元人民币。
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驱动创新是关键。在此背景之下,汕头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应运而生。如何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华人华侨创新创业的“归谷”,答案在人才大厦可窥一斑。“人才大厦旨在吸引港澳台、海外华侨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技术和创业项目在华侨试验区落地实施,打造试验区人才聚集平台。”该项目相关负责告诉记者,入驻试验区的国家级孵化器“启迪之星”,便是试验区吸引高端双创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
▲入驻华侨试验区的国家级孵化器“启迪之星”是吸引高端双创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
去年入驻启迪之星的烁燿健康是一家专注于在中国市场推广芳香治疗和精油的健康科技公司,创始人郑振明和吴辉虹是中国香港籍公民,两人都是潮三代。“我对汕头是有一定的感情,来到家乡后发现汕头的发展比我想象中还要快,所以就决定过来走多几次,再深入一点研究。”郑振明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潮汕人后代,刚到汕头的时候却是人生地不熟,好在通过网络找到华侨实验区一个办事处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办事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启迪之星,帮我办理了一些创业过程的问题和人才补贴、创业者补贴,更最重要的是,还帮忙找到这个行业对接的资源,让我走出创业第一步,加速企业发展。”
像郑振明这样的创业者,在启迪之星比比皆是。自2019年6月28日注册落地华侨试验区以来,启迪之星共孵化入驻了21家初创企业,包括互联网型企业9家、人工智能企业5家、文创教育企业4家、环保行业企业1家、供应链企业2家。其中有7家企业具有海外海归背景,有2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服务海外人才创业的工作中,启迪之星共服务了10位海外回国者落户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创业,其中硕士有4位,学士5位。
此外,汕头还在不断探索引侨聚侨的新途径,积极发挥潮商大会、粤东侨博会、侨梦苑、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的联动作用,在贸易、投资、金融、通关、公共服务、侨务管理等领域多项并举,借助2020年4月刚刚批复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潮籍侨胞之力,创新侨乡开放发展路径,进一步发挥侨力、挖掘侨智,引导海内外侨胞参与汕头建设,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 本类更新
-
-
01-17香港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将开会讨论复星疫苗
-
01-11香港正式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
12-25引得翠玉冰 建成月蟾宫 ——长春冰雪新天地负责人的跨界冰雪奇缘
-
12-152020年一带一路国际日献词《回望乌孙国》
-
12-11万立骏出席“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并作主旨讲话
-
12-09引侨聚侨擦亮“侨”字招牌:汕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吸引众多华侨华人前来投资创业
-
12-09中国外交部向阿盟捐赠第二批抗疫援助物资
-
12-03泰中侨商联合会2020年度会员大会召开 邝锦荣蝉联第二届执委会主席
-
11-10浙江大麦屿港对台海上货运直航单航次集装箱运量创新高
-
10-19辉煌十年 勇立潮头 “创业中华—2020侨界精英创新创业(中国·杭州)峰会”在杭举行
-
- 本类推荐
-
-
01-17香港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将开会讨论复星疫苗
-
01-11香港正式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
12-152020年一带一路国际日献词《回望乌孙国》
-
12-11万立骏出席“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并作主旨讲话
-
12-09引侨聚侨擦亮“侨”字招牌:汕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吸引众多华侨华人前来投资创业
-
12-09中国外交部向阿盟捐赠第二批抗疫援助物资
-
12-03泰中侨商联合会2020年度会员大会召开 邝锦荣蝉联第二届执委会主席
-
11-10浙江大麦屿港对台海上货运直航单航次集装箱运量创新高
-
10-19辉煌十年 勇立潮头 “创业中华—2020侨界精英创新创业(中国·杭州)峰会”在杭举行
-
08-14长歌当哭祭忠魂 ——《寻找飘荡的忠魂》后记
-
- 本类排行
-
-
03-30绍兴商人陈俊玮致力打造上海“科技影都” 聚鹰堂影视基地将成为沪上影视新亮点
-
04-12第四届韩籍华人全国代表大会在国会议事堂国会议员会馆大礼堂举行
-
02-02【组图】左宏元周倩“邓丽君名曲演唱会”在东京成功举行
-
01-26安宣东牡丹作品集欣赏
-
02-11缅怀饶宗颐:一代国学大师与中大新华的不解之缘
-
09-04宝物驾到!温籍侨领陈坚捐出反映郑和下西洋场景的骨雕珍品
-
02-07青年歌唱家李菲菲唱响2018内蒙古春晚放歌新时代
-
02-08李菲菲携手中国新三高内蒙古贺新春放歌新时代
-
01-10廖昌永 李菲菲央视新年晚会放歌新时代《筑梦中国》
-
12-28留笙迎新年狂欢会在杭州天虹购物中心拉开帷幕
-